收到一個電子郵件,朋友捎來這個很讚的概念,是自己過去沒特別關心但
卻很要緊的事!決定好好的跟從文中所提的想法,整頓、整頓自己的生活。
以下內容節錄自:戴勝益:建立一個仿冒的人生
面對未來,你是否經常覺得很茫然,總覺得抓不到自己的性向和專長?
如果有這樣的困惑,建議建立一個「仿冒」的人生:抓一個可仿冒的對象,
去學習他的成長軌跡,從中找出方向。……
作者後來上了大學,才找到真正的仿冒目標: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先生。
因為他獨特的管理風格與處世態度一直很令作者佩服。他一星期只進公司兩
個早上,其他時間拿來拉小提琴、釣魚,但依然成就了如此成功的企業。
早在十幾年前,奇美員工的平均月薪資就高達新台幣八萬元,是一個幾乎零
異動的公司。許文龍還跟員工說:「你們工作不是為了公司成長,是為了你
們未來的幸福人生。」看到這麼令人感動的一句話,我就立志自己也要跟他
一樣。……
半年前,許文龍請我去他家作客,更讓我體會到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。那天
傍晚五點多,我去拜訪他,他仍住在一個四十幾年的老房子裡,一點也不華
麗,沒有固定的傭人、保鏢,只有一個司機,還請了鄰居太太來幫忙料理他
早上釣的魚、煮了一些菜、買了一些碗粿,請我和妻子吃晚餐。
過程中,他興致一來,就把旁邊的小提琴拿出來拉,他的司機還跑去彈鋼琴
伴奏。看到這幅畫面,我們嚇了一跳,也很感動。我問他:「沒有保鏢,安
全嗎?」他直覺說:「我又沒有做壞事,錢捐給政府,孩子也沒進公司,沒
傷害到公司同仁權益,我有什麼好害怕和擔心的?」這句話立刻反應出他的
非凡價值觀,同時也更讓我認定:我以他為師,一點也沒錯。……
每個人都抓一個對象,把他的人生歷程和價值觀都搜集起來,然後去學習、
去仿冒,以後縱使事業和成就沒有像他們那麼大,但至少比較不會搖擺。這
樣仿冒的好處是,不會像海底撈針一樣亂摸索。有了model,就像在海底抱
著一個浮板,它會有動力拉著往前走,可減少摸索錯誤的時間。…但也要提
醒年輕人,要學習這些成功人士的努力、扎實、做事方法及對人好的態度,
而不是學成功人士的表徵,例如趕快買一部高級房車、找個司機、打高爾夫
球、穿高級西裝。這些是成功人士的結果,不是他們成功的原因。如果只學
習結果,卻不學習原因,學習也是徒勞無功。……
感想:或許人生裡,未必跟隨著社會主流價值而生存。然而,總是想能夠過
著自己期待或者可以充份發揮自己生命價值意義的生活。從即刻起,
我會更加努力,讓自己接下來的每分鐘,都有著屬於自己、獨一無二
的意義與價值!